報稅季|捐款可抵稅嗎?捐款抵稅條件、抵稅額度、申報步驟整理

tax

5/1 申報綜合所得稅,繳納稅金真的感到心理壓力好沉重!但你知道除了申報扶養、儲蓄投資…等可以減免稅額外,捐款也是抵稅的好方式!你知道個人所得稅中捐款抵稅的計算公式嗎?捐款要達多少金額才能達到節稅的目的呢?一篇幫你整理申報所得稅中捐款抵稅的步驟與注意事項,這些眉眉角角一定要學起來!

捐款可抵稅!捐款抵稅公式、試算、申報步驟一篇整理

house tax
只要工作所得達一定基準,就需要進行報稅;圖取自pixabay

綜合所得稅是什麼?

綜合所得稅,簡稱為所得稅、綜所稅,是身為國民有義務將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年)所獲得的淨所得,並依所得級距繳納稅金給政府,即為綜合所得稅。因適用累計稅率,所以所得較高的人會課較重的稅金、所得較低的人能繳納較低的稅金,但無可避免的是,只要所得達一定水準,就須繳納,避免因逾期或未申報,而遭到罰鍰(最高可罰3倍稅金)。

為什麼捐款可以抵稅?先了解免稅額&扣除額

無論是單身或是夫妻,只要生活就會有花費,所以政府訂定一個標準(即免稅額、扣除額),只要年所得未達此標準,即可不必繳稅,反之,若是超過,超過的部分就要繳納稅金。

  • 免稅額:一般國民(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 2023 年免稅額為92,000元;年滿 70 歲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之直系尊親屬,其免稅額為138,000元。
  • 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2擇1計算):
    1. 單身的標準扣除額為120,000;夫妻的標準扣除額為240,000。
    2. 列舉扣除額項目包括「捐款」、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災害損失等,需檢附單據。
    3. 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兩者可擇優申報,若列舉扣除額的支出大於標準扣除額的金額,則選擇列舉扣除額較為有利。
    4. 「標準扣除額」不需提供任何文件;「列舉扣除額」所需之證明文件,請參閱<國稅節稅手冊-扣除額篇>。
  • 特別扣除額:
    1. 特別扣除額項目包含薪資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若有符合特別扣除額者,則可抵扣稅金。惟「幼兒學前」和「長期照顧」有排富條款,請參閱<國稅節稅手冊-扣除額篇>。
    2. 可參考特別扣除額項目說明:
    3. 項目說明金額 (單位:新臺幣/元)
      財產交易損失出售房屋財產交易損失不超過當年度申報之財產交易所得,3年內皆可抵扣
      儲蓄投資享有金融機構存款利息、儲蓄性質信託資金等收益最高270,000元/戶
      身心障礙1. 領有⾝⼼障礙證明(或手冊)
      2. 或規定的病人(須檢附專科醫生的嚴重病人診斷證明書影本)
      207,000元/人
      幼兒學前育有5歲(含)以下幼兒120,000元/人
      教育學費受扶養子女就讀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專院校最高25,000元/人
      長期照顧1. 符合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資格
      2. 或失能等級為第2~8級,且去年度使用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者
      3. 或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全年達90日
      120,000元/人

從上述的所得稅課稅標準標準(即免稅額、扣除額)來看,只要有捐款/捐贈事實,該捐款費用就是屬於列舉扣除額,所以凡是捐款金額支出、捐物的物品價值,都會是綜合所得稅的列舉扣除的項目之一,就可以列舉捐款支出並依此金額來抵稅喔!

tax
依繳稅公式可得知納稅金額;圖取自pixabay

繳稅金額計算公式

  1. 先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
    • 步驟1:先計算「基本生活費總額」= 新臺幣196,000元* × (納稅義務人 + 配偶 + 受扶養親屬人數)。
    • 步驟2:套入公式=「基本生活費總額」–「  免稅額」–「  一般扣除額」–「  特別扣除額 (不含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
  2. 再計算「綜合所得稅淨額」:
    綜合所得稅淨額公式 =「   綜合所得總額」–「  免稅額」–「  一般扣除額」–「  特別扣除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若為負值,則不須納入綜合所得稅淨額公式計算)」。
  3. 確認所得級距:綜合所得稅淨額 x 稅率級距 – 累進差額 = 納稅金額
  4. 綜合所得稅淨額區間 (單位:新臺幣/元) 稅率累進差額 (單位:新臺幣/元)
    0 - 560,000元5%0元
    560,001元 - 1,260,000元12% 39,200元
    1,260,001元 - 2,520,000元20%140,000元
    2,520,001元 - 4,720,000元30%392,000元
    4,720,001元以上40%864,000元

捐款抵稅的項目?抵稅額度有多少?

捐款抵稅上限主要是看當時捐款是以哪種身分,而有 2 種不同的占比上限。一種是以個人名義向合法立案的公益組織、團體、社團法人捐款,占比為個人的綜合所得總額的 20%,另一種則是以民間企業的名義進行捐贈,最高抵稅上限就是營利所得的 10%,所以必須留意捐款抵稅,並不是捐多少就能抵稅多少唷!

雖然可以透過捐款來減少繳稅額,但捐款抵稅並不是無上限!對於個人的捐贈者而言,最多只可以抵銷綜合所得總額的 20%;而對於企業所做的捐贈,最高抵稅上限為營利所得的 10%。也就是說,對個人來說,捐贈額度在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 20% 限度內,可以列為列舉扣除額;至於營利事業的部分,則是在年度所得額的 10% 額度內,列為當年度費用。

  • 若捐贈者身份為個人,則抵稅上限為:綜合所得總額的 20%
  • 若捐贈者身份為企業,則抵稅上限為:營利所得的 10%
報稅 繳稅 TAX
依捐款項目,而有不同的抵稅額度;圖取自pixabay

捐款抵稅試算公式大解析

要捐款抵稅的話,務必選擇使用「列舉扣除額」,才能夠進行抵稅!

列舉扣除額項目包括以下項目:

  • 捐款(提醒:需是捐贈至符合法規立案的捐贈機構)
  • 人身保險費
  • 醫藥及生育費
  • 災害損失
  •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
  • 房屋租金支出
  • 政治獻金捐贈
  • 罷免案支出
  • 私校捐贈

將自己可以申報列舉扣除額的支出列出來後,再運用所得稅計算公式,算出所得淨額。

所得淨額計算公式為: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所得淨額

算出所得淨值後,並依此確認自己的所得稅級距,並透過下方公式來計算自己最終繳納稅額:

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所得淨額 x 稅率級距 – 累進差額 = 應納稅額

捐款抵稅該如何申報?

捐款抵稅的申報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方式為:將捐贈款項/物品提供給符合法律規定的公益社團、財團法人組織,受贈單位收到捐款/物品後會提供捐款收據(捐款證明),將此收據留存,帶需要申報所得稅時,除了申報文件上填寫正確的捐款數字外,也需要附上此捐款收據。

第二種方式為:捐贈機構單位可透過政府的「國稅局綜合所得稅扣除額單據電子化作業」系統,將整年度的捐款紀錄,上傳到財政部財政資料中心,故無需自己計算捐款總額,報稅系統就可直接帶入捐款資料,惟此系統需提供捐款人個人的基本資訊(包括姓名、身分證字號等),務必向捐款機構確認是否能提供此服務來抵稅喔!

睜大眼睛!並非所有的捐款都能抵稅!

捐款可以抵稅,但並非所有捐款都可以抵稅喔!因為捐款有分為 2 種類別,一種是「捐贈」,另一種則是「贈與」,捐贈與贈與的差異在於,是捐款給什麼單位/機構。只有把錢捐款給政府指定的機構才是「捐贈」,若是小額捐款/捐款到個人帳戶都不被承認,例如:投到超商的零錢箱、捐款給在做資源回收的長輩、捐款給新聞報導的癌友個人帳戶…等,就不會列入政府扣抵稅額的項目裡面喔!

  • 捐贈:錢捐款給政府指定的機構,例: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聯合勸募…等。
  • 贈與:小額捐款/捐款到個人帳戶,例:宮廟善款(香油錢)、投到超商的零錢箱、捐款給在做資源回收的長輩、捐款給新聞報導的癌友個人帳戶…等。

捐款給誰能抵稅?捐款抵稅受理對象一覽

依照財政部針對列舉扣除額的規定,其認定的機構皆可以抵稅,而針對不同的的捐款受理對象 ,抵稅的額度也有所不同:

捐贈對象抵稅額度
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捐贈總額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 20% 為上限
指定特定運動員捐贈總額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 20% 為上限
依「政治獻金」規定的捐贈捐贈總額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 20% 為上限
依「私立學校法第 62 條」規定的捐贈捐贈金額不得超過綜合所得總額 50% 為上限
政府國防、勞軍、古蹟不受金額限制
未指定特定運動員不受金額限制

補充資料:

報稅 繳稅 TAX
捐款抵稅的受理對象有所限制,需多加留意;圖取自pixabay

慈善捐贈~稅務小常識一次看

  1. 對於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的捐贈、透過中央主管機關設置的專戶對指定特定運動員的捐贈,以捐贈總額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但對政府的捐獻、國防、勞軍之捐贈、對依行政法人法設立行政法人的捐贈;依博物館法規定,對公立博物館的文物、標本、藝術品或設備捐贈;及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出資捐贈或贊助辦理古蹟、古物等文化資產之修復、再利用或管理維護的款項;依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規定,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或直轄市、縣(市)文化基金會的捐贈,及以具有文化藝術資產價值之文物、藝術品、古蹟等文化資產捐贈政府;依運動產業發展條例規定,透過中央主管機關設置的專戶對未指定特定運動員的捐贈,不受金額的限制。
  2. 透過財團法人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對私立學校的捐款,金額不得超過綜合所得總額50%,另自97年1月18日以後個人透過該基金會,未指定捐款予指定之學校法人或學校者,於申報當年度所得稅時,得全數作為列舉扣除額。
  3. 接受捐贈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應為合於民法總則公益社團及財團組織,或依其他關係法令,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者為限。捐贈對象如為寺廟,該寺廟亦應以依法辦理財團法人或依關係法令向主管機關完成寺廟登記者為限。
  4. 取得依法登記的寺廟開給「點光明燈」、「安太歲」等名目的收據,並非是捐贈性質,不得作為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
  5. 會員、社員繳交的年費、入會費等性質的款項,並不屬於捐贈性質,不得作為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
  6. 列舉捐贈扣除額時,要檢附捐贈收據正本。

aifian 開啟你的人生裝備表,管理資產不煩惱

你玩過 online game 嗎?那你對於人物裝備絕對不陌生,aifian 就像是每個人的「人生裝備表」,就如同遊戲介面中的裝備表般,一打開就能對自己擁有的資產一目了然。同時,aifian 也提供每件裝備的購買、升級強化、轉讓等功能,讓你在現實生活中管理資產,也能像在遊戲世界一樣便利。在此鼓勵大家註冊 aifian App,將資產上傳到你的「人生裝備表」,目前可放入汽機車、手機、智能雲等,逐步著手經營你的人生裝備表,一站掌握裝備的狀態,更可以使用先領後付放大資產價值,透過轉售功能活化資產,還可以天天掃發票賺取回饋!話不多說,快來試試看吧!

本文圖片來源均取自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

 

更多報稅相關資訊,推薦你看:

點擊下載 aifian

發表迴響